约10650字。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复习
高小龙
研习考纲重难点
【导语】对于语言表达来说,语法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新课标高考命题更加注重以能力立意为主,那么对修辞的考查无疑是重中之重。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和提炼。修辞应包括词语适用(词的意义,词的感情色彩,词的音节声调等),句式的选择,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对于修辞的认识,其实绝不仅限于修辞方法。它的内涵远比修辞方法大得多,而且也都在新课标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复习,应从下述三方面着手:
㈠熟悉新课标考纲规定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
新课标考纲限定考查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九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 (作比较)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表猜测)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列举)
⑶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⑷比喻的注意点
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