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名著导读:《围城》内容及艺术特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8 20:35: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820字。《围城》导读
  泉州一中教研室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谢贵荣主讲   200785
  一、传奇钱钟书
  二、《围城》三读
  一读人物及故事情节
  二读语言风格及魅力
  比喻:极尽其妙
  讽刺:无处不在
  三读主题及深刻内涵
  一  传奇钱钟书
  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许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对钱钟书作了极高评价,称之为 “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面对《管锥编》人们不禁惊叹:“其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像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
  他的学识,对他的小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代文学中,学者型作家并不少见,但是,惟独钱钟书把学者的知识熔铸在小说中。他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与小说叙述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自然贴切。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B.Litt.)学位。之后与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传奇钱钟书之“奇”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钱钟书考公费出国留学时,全国名额仅20余人,而他所报专业英国文学研究名额只有一个,当其他考生闻知钱钟书也报考时,皆放弃。
  钱钟书班上的同学也多为佼佼者,像剧作家曹禺、小说家吴祖缃、翻译家石璞、颜毓蘅等等。当时外文系有龙虎狗“三杰” ,狗是颜毓蘅,虎是曹禺,龙则是钱钟书。当时清华文学院也有“三杰”之说,其中的两位为夏鼐(后为考古学家)和吴晗(后为历史学家),而“三杰”之首又是钱钟书。
  传奇钱钟书之“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