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讲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8 15: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江苏省滨海中学于国松投稿到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未经本人和资源站允许谢绝转载。
古诗文阅读
一  古代诗歌阅读(I)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考点精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文阅读”的第一项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E)。从目前的试卷构成来看,这一考点重在对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在《考试说明》中,关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有具体的规定,即:(1)篇幅短小。(不超过60字,唐诗以近体诗为主,宋词和元曲以小令为主)。(2)语言和内容浅易。(3)类别以写景、咏物、咏史诗为主,并且与课本所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4)命题主要体现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上。
  其考查内容分别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文学形象
  (1)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栩栩如生的自然图画。
  2.文学语言
  (1)对词义的理解,在把握基本义的基础上,挖掘它的深层义;
  (2)对词语的体味,从情感上、意境上品味;
  (3)对语言风格的鉴赏,如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
  3.表达技巧
  (1)结构:线索、顺序、过渡、照应等;
  (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等;
  (4)表现手法:抑扬、点面、虚实、动静的结合,借古讽今,对比映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烘托等。
二、知识要点精讲
1.鉴赏诗歌的形象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这些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能理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像。所谓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触动作者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像则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他的具体形象来。诗歌往往通过联想和想像使感情形象化。但是联想和想像不是空想和妄想,而是生活情景的重新组合。它来自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充沛的感情。联想丰富、想像奇特是很多诗歌的共同特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还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意境是诗歌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诗中描绘的景物是构成境的重要因素,而境本身又是诗的形象的具体体现。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所塑造或描写的形象,还可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诗歌的形象,从而进行正确的鉴赏。
  2.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以少蕴多、凝炼、富有节奏和韵律。具体可分成如下几种: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
  ②平淡。又叫质朴。特点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