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480字。
古典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概括起来可以说有三“懂”:写什么?表现了什么?怎么样写的?万变不离其宗。如: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写一个将要参加考试(近试)的考生向前辈请教(写什么),其心理活动写得妙趣横生(表现什么),作者自比新嫁娘,把“张水部”比作“夫婿”,那“画眉深浅”当然是自己的应试水平,通篇用比(怎样表现)。
鉴赏步骤“五看明”
看标题,明意思;看作者,明风格;看注释,明缘由;看意象,明意境;看诗眼,明情感;
(一)从诗词的标题突破(看标题,明意思)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诗人自身际遇及个性展示(看作者,明风格)
1、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李白的大气豪放。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王维的田园诗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