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冲刺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3 15: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170字。
  2008年高考语文冲刺策略
  一、2008年高考复习的主要指导思想
  (一)抓重点,突出得分点,弱化丢分点
  (二)练思维,重点能力的强化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
  (三)抓基础,重落实,训练落实;重点突破,形成能力。
  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的训练。
  二、重点突破,形成能力
  【训练方法示例】
  (一)诗歌阅读的能力突破——古诗鉴赏主要题型命题手法与解题技巧
  命题方法:
  1、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
  【题例】06年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6分)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回答“是什么”方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具体回答“怎样采用”这些方法)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好处—对主旨的作用)
  2、从“为什么”(好、不好)的角度出题,分析好或不好的原因。
  【题例】06年福建卷: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对情感和主旨的作用)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从“怎么样写的”的角度命题:
  【题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东郊(唐)韦应物
  吏舍①局终年,出郊②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③。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注释:①吏舍,官署。②郊,郊外。③还复去,徘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