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字。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简评
1.绿 柳 [南朝·梁]萧 绎
长条垂拂地,轻花土逐风(2)。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注:①拂:拭。《楚辞•大招》“长袂拂面。” ②花:这里指柳絮。③疑:似,象。④障:遮蔽。
这首咏柳诗,主要描绘柳树刚刚抽叶飞花时的情景。作者集中着墨于柳的花、色、叶,巧妙地突出了一个“绿”字,颇有特色。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明白晓畅,形象鲜明,尤其是后两句更富有诗情画意。
2.池上絮 [唐]韩 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①,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3),湿却无穷不得归。
注:①晖:日光。②杨花:即柳絮。③纤质:谓纤小的身躯。凌:渡过,逾越;清镜:指池水。 ④湿却:湿了。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3.杨 花 [唐]吴 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秾:繁茂的花朵,华同“花”。
杨花不象浓艳的花朵那样姹紫嫣红,妩媚悦目,但它却有那些鲜艳的花朵所没有的特征。它不怕风,并且还能驭风而起,在空中像雪花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舞。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杨花和百花相对照,写出了杨花的特色。
4.移家别湖上亭(1) (唐)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③,欲别频啼四五声④。
注:①移:迁移。②系:拴缚。③浑:完全。 ④频:连续几次。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小诗,可是诗人却不写情而状景,把离情寓于春景的描写之中。春风吹拂,藤柳轻摇,黄莺鸣啭,这些本来就是往日常见的景物,但是当诗人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它们仿佛都在系别情,唱离曲,对诗人倾诉着绵绵不尽的惜别之情。这首诗因情设景,情景之间浑然无迹。
5.村 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①,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①二月天:二月天气。②拂堤:指杨柳枝条拖在堤岸上,像是拂拭堤岸。春烟:春天空中弥漫的云气。③纸鸢(yuan):指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