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31 19:54: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230字。
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分3个能力层级,共有9条要求:
  能力层级B(理解)有4条要求: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
  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有3条要求: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慨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
  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有2条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
  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考点透视】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考查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所蕴含的典型意义。古典诗词中的形象,往往含着作者的情感,形成“意象”。“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成“意象”。由意象构成一个艺术境界,即“意境”。分析诗歌形象,就是要分析诗词的“象”→“意象”→“意境”。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鉴赏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找准字眼并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内涵及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分析音韵的流动,练字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音韵的流动主要指古诗的平仄和押韵。练字技巧就是用字的独特之处和它的表达效果。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月夜的幽静;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以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古诗语言风格丰富多样,主要有平淡、质朴、自然、轻灵、飘逸、雅正、通俗、风趣、幽默、奔放、含蓄、蕴藉等。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通感、双关、映衬、对比、反复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还有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仔细品味语言,“披文以入情”;分析诗歌意象,揣摩技巧,有助于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选材以唐宋近体诗为主,以宋词、元曲为辅。唐宋近体诗又以绝句为主,以律诗为辅。大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注重景与情的关系,弄清作者写了什么景传了什么情,如此写景传情妙在何处。重视比较能力的考查,最好能够与教材中的作品构成比较,这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宜用主观题,不宜用客观题。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浅易”的: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较少。同时,尽量避开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等。此外,文言虚词也以常见而典型的用法为主,冷僻罕见者一般不会出现;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从文章内容的涉及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无须在学习时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