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50字。
捕捉信息研读意象规范答题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351256 仙游盖尾中学徐庆添
(13799004300)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难看出,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那么怎么样进行古诗歌鉴赏呢?本文主要以2007年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来浅析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因此,我们解题时要有捕捉信息的灵敏嗅觉。下面,就本人的理解着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信息。
信息一: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辽宁卷王维《秋夜独坐》中的“秋夜”、周弼《夜深》中的“夜”;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重庆卷苏轼《海棠》、白居易《惜牡丹花》;它可能直接点明的是情感,如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全国卷2 王维《新晴野望》
考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从“新晴野望”这个标题中,我们可以明确此诗描写的是雨后“新晴”,诗人“野望”时所见到的景色,结合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幅“雨后(新晴),在阳光照耀下(新晴),上涨的河水显得分外明亮夺目(明);冲洗过的群山显得更加清新秀出(出)”的景色。至此,该考题的答案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可见标题可以是赏析古代诗歌的切入点与出发点。
信息二: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江西卷韦庄《金陵图》
考题(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我们分析诗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可知:诗人描述的是六朝古城的衰败景象。结合平时对诗人(选修教材中出现过韦庄的《菩萨蛮》,他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直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面对天地翻覆的社会巨变,冷静而深入地思考,效法杜甫,写下了不少焦虑时难的诗篇)的了解,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诗作中是怀古伤今,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