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60字。
现代文阅读指导应回归课堂,返璞归真
现代文是如此“现代”,但在考试中却让我们感到它比古董更让人胆战心惊。费时多,篇目长,效果差,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错就怕。现代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林林总总的方法一堆,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看看都有理,越练越糊涂。学生如此,老师亦然。我认为,还是简单一点好。怎样简单呢?平时课文怎样上,现代文阅读就怎样讲,所有一切均在从小学到高中的课堂中,宝山就在你身边,不去挖掘,那可就浪费了。大道理本来就是简单。
一、分析结构,归纳主旨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概况段落大意,划分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我觉得考试主要也是考这些了。高考要讲究文本的规范性,选择什么样的文章,专家均经过深思熟虑,删改斟酌,一是一,二是二,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理论少说,我们以2007年广东高考题目举例说明。
《创新与想象》思路结构图:
第一部分 总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⑴艺术求美,科学求真,二者相互渗透、补充
第二部分 具体论述二者的关系 ⑵艺术创作有科学的品格
⑶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
⑷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是重叠交融而且统一的。
第三部分 总结:创新需要两种能力 ⑸创新需要科学与艺术两种思维能力。
主旨:作者通过艺术与科学关系的阐述,说明了任何创新都需要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能力的道理。
第四段思路图:
总起,提出观点 ①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是重叠交融而且统一的
举例论证 探究原因 ②③事实论据:辛弃疾词
④理论论据
⑤⑥探究原因
⑦⑧⑨举例论证原因
总结:提出解决方法 ⑩11二者互补,诞生科技美学
《泥泞》思路结构图 ⑷童年乡村的泥泞场景。
⑸泥泞产生的时间和背景。
照应开头,总结
从泥泞的深层(象征)含义阐述
⑼照应开头,我们应该感谢雪制造了美和泥泞。
⑴北方初冬的雪是美丽的。
⑵北方初冬的雪有丑陋的一面。
⑶我热爱雪消融时制造的泥泞。(过渡)
⑹我热爱浑然天成的泥泞。
⑺泥泞诞生跋涉者,提供光明、力量和勇气,让人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
⑻泥泞让我想起民族的艰难、苦难和屈辱。
从泥泞的表层含义阐述
雪既美丽又丑陋但我更爱泥泞
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主旨:通过对泥泞含义的阐述,表达了作者热爱泥泞的感情。
第七段思路图
举例说明 泥泞与民族精神有关。
阐明意义 诞生跋涉者
深化含义 泥泞与民族、国土的内在关系
以上的例子可举很多,每篇文章都可以。有何作用,在答题时自有妙处。
二、关注重点语句,锁定范围,规范答题
何为重点语句,课堂上,天天讲,日日练,稍点即明。如:标题语句、概括语句、限制语句、主旨语句、过渡语句、照应语句、背景语句、文学语句、矛盾语句等。
我们同样以2007广东高考两篇文章为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