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20字。
2008年语文高考小说备考研究
一、关于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二、明确考纲要求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来颁布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都没有具体地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体裁进行说明和要求,而是概括地提出“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感受形象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如下:
1. 分析综合 C级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级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⑵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 探究 F级
⑴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小说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经常出现的考题,出现的频率仅次于散文。由于阅读材料受字数的限制,1000字左右的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另外,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可能截取某一个片断、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考查材料的选材范围,通常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特别是近年发表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更是命题人选材的重点。当然,古代白话小说中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也有可能被节选作为命题材料。
在粤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中,有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作品,有着篇小说《变形记》、《阿Q正传》(节选),有短篇小说《药》、《项链》、《荷花淀》、《春之声》,还有微型小说《等待散场》和《差别》等;在粤教版选修五中,有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欧美短篇小说和亚非拉短篇小说共13篇。小说阅读备考的命题形式应与2007年广东高考的散文选考相同,采用主观题的方式,三道题,分值为15分。近几年广东省高考文学类阅读文本均为散文,因此,今年的复习备考,小说阅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小说备考要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