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字。
高三论述类文本复习之我见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很重的比例(总分的12%)在我们的新课标教材和以往的教学中却没有占到相应的地位。粤教版必修本只有第一册的活动单元,第二册的议论散文单元,第四册的第二单元;选修本只有第12册《常用文体写作》的第二单元“论述类文体”(时评、短论、书评)与论述类文本教学有关。而真正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只有必修四的第二单元。并且,社科论文(学术论文)只有一两篇,可恰恰高考的考试内容多数是这类文章。因此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文章类型上,我们所拥有的文本都不足以应对,在这种教材框架的限制下我们的论述文的教学必定会有较大的缺失,它与高考的要求相距太远。
根据一般的经验,学生要比较熟练地掌握某种文体的阅读能力,应该至少不应低于50篇的文本阅读量。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论述类的阅读文本,而选择文本又是首当其冲的。但光有文本还不行,我们在教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几个关键要素,以及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论述类文本的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解题训练才是扎实而有效的。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有哪几个关键要素呢?首先是它的分类知识,分类的方式很多,我这里从应考的角度把它分为:评论类——时评和书评、短论、社科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一般来说,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短论和社科论文(往往是节选)上。
其次是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指你在这篇文章里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
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也有的短论找不到论点句,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
中心论点下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是论证中心论点的。
论点在文本中的特点:第一,从全文看,论点必然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而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第二,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也有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需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第三,短论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常有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
论据:即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