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指导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29 13:05: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610字。第十一讲  正确使用熟语(D)   郑州外国语学校 陈敦贤  
应试策略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变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D级,着重考查应用。对许多考生来说,“熟语”是个陌生的概念,应该说熟语的概念比成语大了,而其中成语在近几年来的高考复现率为100%。
    我们先来讲讲正确使用成语高考命题的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题型由综合变为单一,1996年以前,高考成语的考查有两种形式:①给出一句话或一个语段,空出某个词,下面有四个选项,让学生选填;②四句话里的某个词用对或用错了,由考生选择。1996年以后固定为“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这一形式。第二个转变是由生僻转为常用,1998年以前高考出现了一些比较生僻的成语,如“美轮美奂”“万人空巷”“望其项背”,近三年来考查的都是比较常用而容易出错的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
1.是否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2.是否把握语境。3.是否能正确分辨感情色彩。4.是否合乎逻辑。5.是否合乎语法。
新的《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调整,无疑增加了“词语”的覆盖面,我们要明白:高考语文命题更加关注人文性,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充分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综合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考生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把考点放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复习;按照语文的学习规律,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生活实际。
一、考点诠释(列出本册涉及的考点并加以诠释)
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种类。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结构上的稳固性,那么无论内容或形式,它都有稳定性特点。其中成语体现得尤为突出,它定意定型,一般不能乱加改动;不能望文生义,必须整体把握,既搞清字面意义,又弄明其比喻意义。如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胸有成竹”不能妄改为“成竹于胸”或“胸有成树”等,更不能从字面理解为“胸中长根竹子”,因为这是一个成语典故,要知其来源,才能弄清其真正含义。俗语也一样具有稳定性,拿惯用语来说,绝大部分是三字格,多为动宾结构,通常是比喻的定型化,如“挤牙膏”“跑龙套”。当然,在具体语言环境下,为某一表达目的而活用熟语者另当别论,如“我们现在要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一个‘四面倭歌’”。
第二是熟语的继承性。稳定性为熟语的继承和流传创造了先决条件。熟语的继承性表现在,熟语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久经沿用、演变而渐趋定型,最终成为大众化的语言现象。有稳定性就有规律可寻,否则,一条熟语,形式不定,解释各异,是无法继承和沿用的,更谈不上发展和繁荣。这种继承,不仅来自中国,而且来自国外。如“阿弥陀佛”和“学者的美德是谨言慎行”来自印度,前为梵语,后为格言。“猫有九命”和“静水流深”来自英国。“时间是个多情种子,它永远说老实话”则是意大利格言。“以眼还跟,以牙还牙”“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生来是爬的就不会飞”“宁做聪明的傻子,不做愚蠢的智人”就分别来自《圣经·旧约全书》、但丁《神曲·炼狱》、高尔基《鹰之脚》、莎士比亚《第十二夜》。这些外来熟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交际的发展。
第三是熟语的创造性。斯大林说“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又说“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熟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有选择地继承和运用,还要革新和创造,这样,它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历久不衰。历史在发展,语言在变化,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生活实践中,会涌现出大量的新熟语。如“多快好省”“大锅饭”“五讲四美”“同心同德”“与时俱进”等,成为熟语宝库中的新鲜血液。
  熟语有两个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熟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备了一般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就其特性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创造性,有的熟语还有阶级性。熟语有无阶级性是由其本身的内容所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强加的。因为无论成语还是俗语,除了其基本意义以外,都有一种附加色彩,可分三种:形象色彩、感情色彩、风格色彩。有的熟语具有阶级性主要是从它的“感情色彩”中体现出来的。如“枪打出头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等都反映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哲学思想观念。
    熟语的作用。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谈。
    第一,熟语的思想内容。熟语反映了千百年来民众实践的经验,是实践的结晶,同时,它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指导人们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