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复习备考资料选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 10:16: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010字。
古诗文复习备考资料选编(供选用)
        (九部分,45页)
                                Y20070726
●语文考纲中古代诗文阅读考试要点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7.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 
8.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B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9.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10.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B
11.筛选文中的信息  C
1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C
1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C
1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E 
15.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E 
16.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2007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的古诗文考题
二、古诗文。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考查文言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理解能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考查文中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理解能力。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3分) 
——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9.断句和翻译。(9分)   (1)断句。(3分)  ——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翻译。(6分) ——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词类活用的考查。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能力。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考查语言积累和文学素养。
●古诗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复习备考(1~15页)(二)古诗词鉴赏概念术语和历代名诗人风格(16~18)(三)诗歌中对意象的考查(18~20)(四)古诗鉴赏(20~22)
(五)如何解答诗歌鉴赏题(22~24)(六)必须识记的古文常识知识(24~30)
(七)古诗训练(30~34)(八)文言翻译(34~35)(九)文言文经典题训练(35~45)
(一)
怎样鉴赏一首诗?
总的说;
1、  内容看:叙事,抒情,哲理。
2、  写景抒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前景后情;融情于景——都写景都有情;
怀古抒情——古与今的关系,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物比志,借物象征;抓中心——后两句。
3、  鉴赏。①写哪几个意象(物象如山,水) ②对意象想象构成什么画面  ③画面中
有什么特点  ④对中心起何作用。
4、  五必看:必看题目(诗眼?内容?);必看作者(与课本所学的有何关联,如王维,
田园派,杜甫,安史之乱,诗反映的时代);必看诗下面注释;必看诗中名句名言;必看题干。
5、写作技巧。方法,手法。常用衬托方法,虚写与实写,用典,象征等。
  诗歌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排比,比拟,对偶等。律诗的对仗。
具体谈:
(一)、诗歌鉴赏的内容
讲诗歌鉴赏,我们先要从文学鉴赏说起。什么是文学鉴赏呢?文学鉴赏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觉、分析、评价,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鉴赏要把握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现并概括作品的美感因素,理解、判断、鉴赏作品的内容;赏析评价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因而考试大纲对文学鉴赏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式、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从94年以来,高考的文学鉴赏以考察诗歌为主。所以我们来说说诗歌的阅读和鉴赏。
什么是诗歌?诗歌原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开始和音乐舞蹈结合为一体,是各类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也就是它要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志向、思想、情感等。它要求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的形象。诗歌要有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条件和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情和情绪融为一体。诗歌还要采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还要求有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
我国古代文学家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最早语见《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说明诗歌自古以来是用来表达志向的。“志”就是人们要表达的内心世界的志向、怀抱。六朝时,陆机在《文赋》中又明确提出“诗缘情”,意思是说诗歌是抒发感情的。所以说,诗歌是要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志向、怀抱、感情的。
诗歌鉴赏的重点应该是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