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高考试题中的骨头——诗歌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7 14:22: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60字。
啃高考试题中的骨头——诗歌鉴赏
                               河北冀州中学  张秋印
《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及其语言艺术的感受、分析、评价、鉴别和欣赏,是一种综合的带有整体素质性的能力体现。对于大多数高考考生而言,诗歌鉴赏是最头疼的一道题,背了很多诗歌,花了不少时间,可见效就是不大,如何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得了分,又如何在读懂诗歌的情况下得满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摸索出几条规律,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
一、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得了分
我们读不懂整首诗,,但可以读懂其中的某一部分,答题时,就可以有一个大致方向。
1、读标题。题目是诗歌的眼睛,也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和浓缩,在读过诗歌的题目后,对全诗写的内容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便于从宏观的驾驭。
2、读作者并联系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知人论世,不同的作家其人生道路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的感情、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同。李白的豪迈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不同,苏轼的豪迈奔放与柳咏的细腻缠绵迥然不同,陶潜的闲适自得的田园诗与杜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也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个作家因所处的时期不同,其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李清照前后期的诗歌风格,就明显不同
3从作品中所选的景物入手。古诗词中许多景物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如“柳”(“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就与送别留恋有关,“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与思家想人、盼望团圆有关,“鸿雁”则大多和书信传情有联系。
4、找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古代诗歌中色彩的选用也往往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一致的。暖色(红、橙、黄)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所表达的思想感是欢愉快乐的,而冷色(白、绿、蓝)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所表达的感情大多是凄苦悲哀的。
5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诗言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在诗中有直接的表露,这比通过写景句来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容易得多,并且也更为准确。如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问句就表现了作者还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
6、从注释入手。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是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