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字。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广州市第113中学 张晓若
训练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读诗、审题和作答的一些技巧;
2、 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诗歌表达的一些技巧;
3、 指导学生掌握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答题步骤及答题的规范表述;
训练过程:
一、 复习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2’)
2.表达方式来看,有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3. 从表现手法来看,有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想象、对比、衬托、用典、象征等。
3、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比拟、对偶、双关、反问等;
二.堂上指导
(一)了解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命题的方式及答题步骤(1’)
1、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是什么)
步骤二: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方法。(为什么)
步骤三:这种方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或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怎么样)
(二)明确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2分钟)
读懂诗歌 读诗句 ——审清题意 划出关键词——规范作答
(三)以下面一道诗歌鉴赏题为例,指导学生读诗、审题和作答。(13分钟)
老师具体示范如何读懂诗歌,如何审清题意,如何按照要求的三个步骤做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驼毛制的上衣;阑干,错落纵横的样子。
问:此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 指导学生读懂诗歌(3分钟)
(1) 老师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整理: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描写清晨出行后所见景物的诗,是一首写景诗。
(2) 老师问:四句诗分别写清晨出行后见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学生回答,老师整理:第一句写露水浸湿了外衣,寒气袭人;第二句写星星纵横交错,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第三句写孤身一人经过小桥,在别人的梦中走过,第四句写从稻田深处传来一阵阵虫子的低鸣声。
2、 指导学生审清题意(2分钟)
(1) 学生读题目
(2)指导学生划出关键词:“此诗“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效果”
a) 指导学生明确考点:“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说明了本题考查的是表达技巧这个考点,“此诗、主要”说明了答题的范围,“效果”说明了答题的中心。
3、 指导学生规范答题(8分钟)
(1)老师问:根据我们前面讲过的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思考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