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配合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选科方向的考生(加试题),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欧也妮·葛朗台》导读
李文章 整理
【书海领航】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个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常常令人想起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
巴尔扎克(1799~1850)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欧也妮·葛朗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据说是他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中的产物。初稿曾寄往遥远的俄罗斯,中途未曾遗失真是万幸。巴尔扎克称此篇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的特色。
《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故事贯穿全书,但是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既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的形象,这是此书最大成就。巴尔扎克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爱财如命,毫无亲情的吝啬的葛朗台。在金钱导演下,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离不开他的最高任务:占有金子,保住金子。通过欧也妮的悲剧形象则控诉了拜金主义对社会的毒害。从艺术上看,作品在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叙述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精细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了时代风貌,生动再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可以说是整个法兰西历史的一个真实断面。另外,作品结构紧凑,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各线索之间互相联系,显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滚滚洪流,直泻而下,笔势酣畅,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这部小说以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在法兰西文学史具有独特魅力。
《欧也妮·葛朗台》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讲,是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葛朗台的形象作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而流传后世。这部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巴尔扎克小说中最具可读性的一部著作,它以讽刺的巧妙运用而吸引着人们。巴尔扎克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虽博大精深,却很难让人一气读下,原因在于他叙述的冗长,技巧的呆板,唯此部除外。总之,巴尔扎克仍以其《人间喜剧》成为当时法国社会出色的书记员。巴尔扎克不仅
属于他的时代,也不仅属于法兰西民族,巴尔扎克是全人类的骄傲。
【内容梗概】
在法国索漠城一所古老而荒凉的住宅里,住着城里最富有的葛朗台先生。他发家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他本是个箍桶匠,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后来又四处钻营,做过市长,并继承了几笔遗产,于是跃居为首富。
他以吝啬出名,但正因为这一点才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举止朴素,餐桌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但他的言谈举止却为当地人所效法。他的家中只有妻子、女儿欧也妮和仆人拿侬。老葛朗台对待太太就像使唤奴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