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用题的变化及复习方针浅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9 21:59: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高考语用题的变化及复习方针浅析
学勉中学   李滨
07年高考尘埃落定,关于高考试卷题目命制的讨论却仍然是纷争不已,笔者也试着就试卷第六大题,即语言运用题发表自己的一些浅见。
“变脸王”名副其实
语言运用题是公认的高考试卷中的“变脸王”,形式自由,创新度高,常考常新。许多考生常被这种陌生的“面孔”弄得手足无措,从而影响了答题的情绪和答题的准确性。究其根本,千变万化的新题型真正发生改变的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景材料的变化。
如05年第23题要求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由原来的文字情景材料改为根据漫画情景材料拟写广告语;06年虚拟情景:有一位你最喜欢的作家来学校举办文学讲座。作为听众,要求学生向这位作家谈谈你读了他某一作品的感受,并向这位作家提一个能引起师生兴趣的问题;而07年23题是拿虚拟的稿件处理单要求考生写终审意见。用一份稿件的处理,折射出社会现象与社会风气。
其次,考查对象的变化。
拿05年的题目来说,取消了仿写题,将修辞运用的检测调整到Ⅰ卷中,而将Ⅰ卷中的标点题调整到Ⅱ卷中,与词语的替换相结合,从表情达意的角度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词语替换是一种新的检测形式,它考查考生推敲语言的能力:从规范角度审视用词是否正确;从修辞角度审视所选词语的表现能力是否较强,是否更合乎语境。此外,该题还要求考生陈述替换与否的理由,考生须将头脑中模糊的感觉变为清晰有说服力的文字,在考查推敲语言能力的同时又检测了语言表达能力。而06年第22题直接考查对常用标点掌握的情况及联想、想象能力,仿写能力,并且将标点、修辞、仿句三个考点合而为一,题目的综合性更强、开放度更大、与社会生活和现实的联系更紧密。此题保持了往年考题的热点,但有所突破,尤其用标点作为仿写的对象,既有对标点的要求又回避了往年考题旧的形式,很有新意。关键是考生要兼顾两者,满足要求。到了07年仍保留了对学生仿写能力的考查,但是一改过去仿写形式与内容均与原句相似要求,而要求句式相似,内容相反,要求针对反方观点“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仿写反驳句,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创新能力、质疑精神的培养。仿写题,作为传统经典题型,经历了取消、恢复的波折,看似回到了原点,事实上,我们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实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
再次,思想内涵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07年22题要求针对反方观点“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仿写反驳句,实际上在给考生以“美是客观存在”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