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高考谈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模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9 17:59: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从2006年高考谈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模式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这类题属于表达作用类试题。本文就文学作品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作一些探讨。
一、谋篇布局类
设题形式:  
  1.本文开头写“xx”,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2.文章最后一段写“xx”,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3.如果将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如:
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感情基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
中间段过渡;照应或承接前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起纽带作用。
结尾段呼应前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点明题旨,卒章显志;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充满哲理,委婉含蓄。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例: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006年高考全国卷I)
参考答案:①这句话首先写出了阳光的作用,“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是阳光带来的良好的收成和劳动的美好;②“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是阳光带来的健康的体魄和阳刚之美,这都是大自然的赐予,这是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结果(内容);③与下文写年轻农夫扎根农村,回归自然,以及感受阳光之香照应(结构)。
二、修辞方法类
设题形式:  
  1.本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的“xx”句子。 
  3.文中是否可以运用或不运用“xx”修辞手法?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在答题时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主要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可以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