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30字。
怀古、思乡怀人诗词鉴赏例说
新余四中 敖丽雯
关键词:诗词鉴赏 怀古诗 思乡怀人诗
2005年高考大纲对文学鉴赏考点的能力要求是: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是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中刻画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的意象。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分析作品主题的社会原因,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求实事求是,贴切中肯,既不贬低也不能拔高。
3)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还可能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因此,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全面。
该考点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均设题,所占分值6分。估计2006年高考将继续对本考点出题。
本文将重点阐述文学作品鉴赏考点中古诗词内容的鉴赏。
一、从总体上把握鉴赏对象,把握写谁、怎么写的、用什么办法写、要表达什么,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读者的所得。简言之,即为:
形象—— 写谁
语言—— 用什么写 内容 观点态度
技巧—— 用什么办法写
再简缩成为十个字即: 形象 语言 内容 技巧
诗歌鉴赏者阅读第一遍,就应总体上把握这十个字、五个方面,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确定某一方面内容更为突出,则这方面就是本诗的重点阐述内容。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诗歌分类能力,帮助学生寻找规律性的内容及答题技巧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总结多年的教学,常见到的古诗词大致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哲理诗、思乡怀人诗、爱情诗、讽刺诗、送别诗、记行诗、边塞诗、咏物诗及咏怀诗等类。
(一)怀古诗词鉴赏运用
怀古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
(1)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或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例:《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周瑜:
一辈子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挣扎 却是仕途平坦,少年得意
孤独、寂寞 英雄美人
恐有满腹经纶,却苦无报国门路 颇得赏识,承担重任
早生华发 少年有成 创立大业
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人生不可同日而语,正是有感于此,苏轼才创作出历史上最杰出的赤壁怀古词,作者在自己的人生遭遇和周瑜的人生之间成功找到连接点,藉此自然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之块垒。
(2)要学会比较鉴赏,这不但对领会作者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提高鉴赏能力也很有好处。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