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成语题设误类型例析
星海学校 许国庆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简练的形式蕴含丰富的内容,以生动的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以精辟的语义启迪人们的心智。成语多为历代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浓缩、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名言等,能流传至今者,均久经时间洗礼,依旧文采熠熠,闪烁着灼人的光辉。因此,它是多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上一道“永恒的风景”,也是检测学生词语运用能力的一道“上好佳”题型。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考量其命题思路,我们发现,成语类题的设误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曲解词义
例1、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例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高考题第4题C项)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辨识、运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后来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第二句中的“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儿用来形容商品,是错误的。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二、对象用错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1999年高考题第4题B项)
例4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2001年高考题第4题C项)
此处两句,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车水马龙”,出自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意即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而例4句着重说明人们争购鲜花,其误用类型亦属对象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