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资 料 汇 编 
 (古代诗歌鉴赏部分)                                          
 致2004届 
 抉择
 就这样诗意地展开
 一切的努力都会有成果
 一点的不幸都由于懈怠
 如何
 把诗意
 坚持到
 东方吐出鱼肚白
 而眼前
 你必须
 收拾好行囊
 摸黑去寻找未来 
 ◆唐诗三百首之五绝简析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
 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
 《竹里馆》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
 《送别》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
 《送崔九》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解】:
 1、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韵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评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
 《怨情》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解】:
 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2、颦蛾眉:皱眉。
 【韵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评析】: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