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比较阅读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13 6:18: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10个字。
比较阅读讲座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对情节进行分析、解剖,从中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异中求同”就是通过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
比较阅读中的常见比较点
 
比较阅读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一种常见题型。它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合并一起设计考题,从而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评判能力。指导比较阅读,让学生熟悉比较点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设计题目一般从文章的“同”与“异”两方面来考虑。
1主题思想的比较
同一主题由不同的文章表现出来。从求同的方面来说,可以从不同的文章中,受到同一种思想教育或艺术感染。例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内容不同,人物命运各异,但揭示科举制度罪恶这一主题是相同的。《母亲的回忆》与《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为散文,一为诗歌,主题都是歌颂母亲并进而歌颂劳动人民。从求异方面看:诗歌诉诸情感,小说诉诸形象。这又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各种体裁、各种语言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文章对同一事件持有不同的观点。同是总结秦亡的原因,《过秦论》认为亡在“仁义不施”,《阿房宫赋》认为亡在“秦爱纷奢”。同为总结六国灭亡的原因,苏洵认为:“弊在赂秦”,而其子苏辙则认为是六国“自相屠灭”。究其异的原因,是各位论者写作动机不同。贾谊欲朝廷行“仁义”,杜牧忧皇室大兴土木;苏洵痛朝廷贿赂辽夏,苏辙望宋王朝积极攘外。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人物形象的比较
不同的文章常常刻画了同一类型人物。例如《地质之光》、《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歌颂了中国知识分子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高尚情操。这种求同比较,既让我们领略了一代人一类人的风采,又让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