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高考科技文阅读分析与研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8 0:31: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主要分析了2006年全国各省高考科技文阅读的设题陷阱,有例题有分析有总结有对策。
2006年全国高考科技文阅读分析与研究
    高三语文组  杨 敏
一、        解读
1.科技文阅读是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筛选并整全文中信息、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为主要目标的阅读行为。科技文的内容范围很广,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当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但其阅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要求是:“能阅读
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一考点要求与前几年保持一致。基于此,今年的高考试题中,社会科学类文章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呈现出稳中求变、同中求异的态势。
二、        设题方向
解答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
对科技文命题规律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在2006年全国高考中,命题者在信息、判断和推理上设计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因此,我们在阅读科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信息是否准确
1.偷换概念
命题者常常有意混淆概念的某些属性,把文中原有的概念随意迁换,或鱼目混珠,或张冠李戴。
【有效信息】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江苏卷第5题)下列关于“木版年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分析:C项中将说明主体“年画”更换成“木版年画”,偷换了主体对象。
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有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的错误对接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2.表述不周,以偏概全
主要指空间错位,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有效信息】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安徽卷第5题)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一的项是(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只是大多数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认识,还谈不上“共识”,犯了将部分替代为整体的错误。
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部”“全都”等,见到这些词时,就有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