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十二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9 10:59: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050字。
诗词鉴赏十二讲
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二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下面分类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第一讲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须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④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⑤
 注:①张丞相,即张九龄  ②涵,包容。虚,虚空。混,合为一体。太清,指天。③梦泽:古代二泽名。江北为云泽,江南为梦泽。后世没为陆地,相当于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④端居:正坐而居,即闲居,隐居的意思。⑤化用《淮南子·论林训》。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江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道干谒诗不落俗套,这要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之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下面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不达意,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去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面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第三、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心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
 如下面这首诗: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第二讲  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以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