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讲析及其创新练习
湖南双峰曾国藩实验学校(417700) 龚勇军
一、考点透析
所谓语序不当简而言之就是词语或语句的先后顺序不妥当,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有的句子因为句法错误使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发生混乱,有的句子因为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太符合人们的日常语言习惯而显得语序不当,还有的是因为不符合普通逻辑。请看下面具体例句。
1.定语和中心语次序不当
【例】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2005山东卷6B)
〖析〗“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这样才与后面贯通。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有的句子有多项定语,多项定语一般可按照以下的语序排列:
a、表领属的或表时间、处所的,
b、称代性或数量性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
e.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此外,带“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学经验的西藏高原的乡村教师。
〖析〗这里的多项定语排序就不正确,应为“西藏高原的(表处所)一位(数量)有3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乡村(名词)教师”。
3.状语位置不当或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析〗“任意”意思是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句意来看,“任意”的主动者不是“我们的祖国”,而是“帝国主义列强”,应把“任意”移到“列强”之后。
有的句子有多项状语,多项状语的正确次序一般为:
a.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词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
c.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的或程序的词或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