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鉴赏考试内容与答题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3 16:32: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观三年高考,谈诗歌鉴赏考试内容与答题技巧
352200  福建省古田一中  雷贤平
2006年我省高考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本题考查同学们两个方面的知识:①锤炼语言,简称炼字;②艺术手法。
回顾2005年试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⑴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⑵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两个方面的知识:①锤炼语言,②艺术手法。
回顾2004年试卷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到最能体现全诗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本题考查同学们两个方面的知识:①锤炼语言,②意境。
从三年的高考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歌鉴赏中的语言锤炼是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是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言之表现手法也是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掌握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内容结合其它省市的试题谈谈如何进行这两个方面的把握。
一、锤炼语言
在讲解锤炼语言之前我们先要理解两个概念:意象与意境。意象中的“象”是指诗人在诗中描写的对象,如“冷月”中的“月”;“意”则是诗人的情感,如“冷月”中的“冷”。同样是一个月,可是冷月、圆月、缺月、残月、明月,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情感不同。结婚时,一定是花好月圆,那怕是初一。“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中的“青苔、树、雨、月”都属于“象”,一旦对“象”加入诗人的感情——“意”,那么二者就构成了意境。比如这里的雨是用“寥落”来修饰,月用“愁”来修饰,于是“青苔、树、雨、月”与“寥落”与“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