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020字。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的密封区内填写考生相关信息。
3.必须在答题卡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卡。
试题卷
卷面书写(3分)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浙里有诗文”梳理探究活动(16分)
古往今来,浙江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众多传世佳作。同学们就此展开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梳理】
1. 请完成卷轴中的诗文梳理。
“浙”里美景
◎生机盎然
①______,②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______
雾凇沆砀,④_____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浙”里民风
◎淳朴热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⑤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浙”里风骨
◎豪情壮志
⑥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探因】
【甲】山水名胜
宁波•四明山 湖州•嘉业堂藏书楼 杭州•岳王庙
李白诗云:“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四明山是浙东诗路上的明珠,引无数诗人踏足游①lì______。 古雅书楼藏于园林之中,楼主对此景颇为自得,“春花秋月,梅雪荷风……负手微吟,诗境亦古”,看书、赏景,眼前心间,皆②______。 岳庙中梅花枝干挺拔,与石门上“忠孝”二字③______,尽显英雄风骨,令人想起清代袁枚的诗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乙】历史溯源
许结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提到,宋仁宗时期,社会经济渐渐繁荣,从唐以来就已有了的“今体慢曲子”,也随之渐为士大夫所关注。柳永率先为这些慢曲创作新词,如《望海潮》中描述的杭州繁荣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据《衢州日报》报道,宋以重文轻武之策,激活大批文人大家,形成大宋昌盛文运。虽说靖康之耻,北方战火绵绵,然,宋文化之大流,在浙江成了高地。岳飞那句“靖康耻,犹未雪”,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2. 阅读材料【甲】,完成下列小题。
(1)将正确的汉字填在①处。
(2)为②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说明理由。
A.悠然 B.幽然
(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成语填入③处。
A.相得益彰 B.相辅相成 C.珠联璧合
3. 阅读材料【乙】,完成下列小题。
(1)借助资料,为加点字“都”选择正确读音。
都 A.dū ①统领;②大都市。
B.dōu ①全;②表强调语气。
(2)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小结】
4. 同学们准备拟写对联作为活动小结。请根据【梳理】与【探因】材料,为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 )
上联:流连美景,山水藏书韵 下联:______
A. 青史探寻,乱世育诗心 B. 青史探寻,风云承文脉
C. 探寻青史,乱世承文脉 D. 探寻青史,风云育诗心
二、“品人间真情”文学阅读活动(17分)
阅读小说,完成学习任务。
______
张宇弛
①苏之文给了苏逸翔能给到的一切,可苏逸翔却说:“爸爸,我不想要。”孩子的心思谁能懂?代沟总归有的。
②苏逸翔五岁时,苏之文买了一盒八寸蛋糕,那可是全市第一家蛋糕店,开业的时候队伍排出去两里路呢。苏之文问苏逸翔,蛋糕好吃吗?苏逸翔说好吃。苏之文高兴极了,儿子喜欢比什么都重要。苏逸翔摇摇头,他说:“好吃,但是不喜欢。爸爸要是能第一个来接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