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罗泽海整理
一、 2005年高考“作用题型”的设置与分值
卷类题目题序
分值问题设置
全国卷I 一日的春光 15 6分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全国卷II 春天的梦 14 6分
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北京卷 合欢树 19 4分 本文一开头就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
重庆卷 阳台上的遗憾 18 4分 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山东卷 溯源 18 2分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广东卷 壶口的黄河 163分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全国卷II 春天的梦 17 6分 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全国卷III 张家界 17 4分(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江西卷给匆忙走路的人19
6分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溪水、星光、陨星?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