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42
- 资源简介:
约6390字。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视频网站倾向于将长短视频的版权都攥(zuàn)在自己手里,试图以独家垄(lǒng)断获得竞争优势。独家授权意味着部分内容渠道被截断,使其他平台受到影响。
B.祖国大地,用脚步丈量(liáng),也在书本中丈量。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qiē)蹉,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C.先生侃(kǎn)侃而谈,我们正襟聆听,时而觥筹交错,时而笑声朗朗,湖畔秋高气爽,室内如沐春风,俨(yán)然一幅现代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图。
D.众多意蕴隽(juàn)永的场面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精美绝伦、直击人心的深刻印象。两千余个日夜的心血结晶,最终凝结成北京冬奥和冬残奥会上的累(lěi)累硕果。
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的蓝图符合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B.《鸿门宴》中樊哙“闯帐”、入帐为张良辩解,以及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
C.《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发出的三桩誓愿逐一实现,是借助了想象、夸张的现实主义手法,表达了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也寄托了对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期望。
D.《雷雨》中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还要辞退他,是因为鲁大海作为被剥削的农民阶级代表,站在了反抗他的立场上,若不开除,不利于平息罢工,不利于周朴园巩固自己封建剥削者的地位。
3.下列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B.《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C.《鸿门宴》的一大艺术特色是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互相映衬形成鲜明对比,形象栩栩如生。
D.《六国论》中作者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反对北宋朝廷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
二、语言表达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师生共话志向,各言其志,轻松、和谐、畅快,不落窠臼、不入俗套,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堂是让人向往的,这样的老师也是让人敬佩的。
作为学生,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课堂和老师?请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要求:用语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80字。
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幅对联分别拟写上联和下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上下联末字平仄相对。
第一幅: 上联: 下联:沐风浴水咏歌归
第二幅: 上联:童子沂河戏水心自在 下联:
6.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副简短的对联,概述古人春游的情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联:
下联: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总结近年来的文化潮流,绝对绕不开“国风崛起”。从汉服热“破圈”,到音乐创作刮起古风,从“李子柒们”走红全网,到河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