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联考(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1 9:20: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590字。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冲刺压轴卷(一)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隶属于“观念上层建筑”。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根本性意义上说,文艺的存在状貌受制于经济基础,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文艺生产与物质生产又存在不平衡关系。同时,文艺被喻为反映时代变迁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晴雨表,是名副其实的时代“记录员”“表情包”和“风向标”。文艺的重要性决定了文艺评论的社会位置和价值属性,也形塑出文艺评论的五副面孔。
  ②文艺评论在价值属性上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指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中华文化的主体位置,始终坚持“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文艺评论力量。创新,是指文艺评论应自觉突破思维定式与话语瓶颈,与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鲜活的文艺视角。文艺评论一方面要关注文艺生产、文艺传播与文艺消费的现代转型,关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遥感技术的发展动态,因时制宜在文艺评论话语中融入跨学科资源,推进文艺评论的“AI转向”。另一方面,文艺评论要立足思想史和文化史视野,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现实坐标与理论特质,有形、有感、有效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具备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
  ③文艺评论在精神气度上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众所周知,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恋,也绝非文化孤立主义或极端文化民族主义,它是在倡导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基础上建立的文化心理和对话姿态。同样,文艺评论要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工作者不能局限在封闭自守的状态下自说自话,而是应该积极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跨文化对话场域,拥有全球视野,在不断寻找参照系的过程中提炼问题意识,描摹实践路径,擘画宏伟蓝图。具体而论,文艺评论要妥善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与世界性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本土性与民族性并不区隔于全球化与世界性之外,它们始终处于一种协商对话的张力状态,任何试图剥离二者关联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另一方面,本土性与民族性绝不仅仅是凸显特殊性与差异性,它们也同样关注和重视取得共识与融通的可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本土性/民族性为方法,由此而及全球化/世界性,成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必由之路。
  ④文艺评论在审美趣味上要坚持“道术结合,形神兼备”。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能杜绝纸上谈兵,通过扎实的批评实践锤炼评论个性与品格。文艺评论不是日常的话语交际,它要求评论工作者在遵循文艺审美惯例的基础上,聚焦“文艺与社会”“文艺与生产者”“文艺文本”“文艺与受众”等维度,探察文艺作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它受制于经济基础;作为一种“晴雨表”,它反映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文化发展。
  B. 文章从社会位置、精神气度、审美趣味、理论话语、操作方法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文艺评论应当具有的价值属性。
  C. 文本是文艺评论的根基、前提和归宿,文艺评论不能脱离文本而存在,也要防止陷入“文本中心主义”的泥淖。
  D. 文艺评论可以指导文艺生产、协调文艺传播、推动文艺健康消费,新时代文艺批评工作者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文艺评论中,“守正”需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创新”应为中国式现代化等提供鲜活的文艺视角。
  B. 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媒介新技术带来了文化变迁与审美重构,未来的文艺评论也将必然全部转向AI文艺评论。
  C. 文艺评论理论话语建设,可通过梳理归纳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关键词,尝试展开有效的话语现代转型,古为今用。
  D. 文艺作品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结构性因素始终保持着深层关联互动,是文艺评论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的原因之一。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
  B.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文赋》)
  C.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
  D. 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4. 关于第⑤段的论证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用层层推进的逻辑结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B. 巧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行文以正面阐述论点为主,同时对引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造成的批评乱象质疑。
  C. 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如引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沾泥土”等作为理论论据来展开论证。
  D. 使用准确严密而又简洁生动的论证语言,如“不是……而是……”“必须”等,凸显了论证语言的严谨性。
  5. 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理解,简要说明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主张与本文“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观点在涉及对象与内涵方面的不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表述有两处错误,五个阐述的角度应当依次是价值属性、精神气度、审美趣味、理论话语、操作方法,这从②到⑥段的段首句可以看出来;根据第①段“文艺的重要性决定了文艺评论的社会位置和价值属性,也形塑出文艺评论的五副面孔”的总领句可知,阐述的对象应当表述为“文艺评论的五副面孔”,而不是“文艺评论应当具有的价值属性”。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的诗意
  郭文斌
  每回一次老家,村子都会陌生许多,小时候“躲猫猫”的院落、掏鸟蛋的树、跳房子的麦场、打泥巴的墙角等渐渐不见了。一天,我坐在山顶,望着山下焕然一新的建筑,想,有没有一种既现代,又能留下乡愁的模式?祖先们讲的“中道”,能不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出来?
  让我感动的是,有关部门决定,把一些具有文化符号性质的地标保护下来,我出生成长的那个老堡子也在其列并且要稍加修缮,我就一次又一次地给负责修复的同志说,一定要修旧如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