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小题,约6510字。
苏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224500江苏滨海三中●陆可爱
4658字,不含答案1813字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民俗文化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suǐ)(1)。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为中华民族的繁(yǎn)(2)生息涂上了(xuàn)(3)丽的色彩,它堆积起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内(hán)(4)。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1);《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2);《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3)。
A、沧桑 B、无奈 C、悲凉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日前首都文学界200余人济济一堂,缅怀这位“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B、《端午日》全文仅用700字,就神气活现地展现了划船竞赛和赶鸭竞赛的生动场面,充分显示了作者自学成才的语言功底。
C、刘绍棠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
D、咏月的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是俯拾即是,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4、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⑴海上升明月, 。(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⑵月出惊山鸟, 。(唐 王维《鸟鸣涧》)
⑶可怜九月初三日, 。(唐 白居易《暮江吟》)
⑷犁花院落溶溶月, 。(宋 晏殊《寓意》)
(5)中庭地白树栖鸦, 。 (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
(6) , ,此 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
(7)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8) 山重水复疑无路, 。(宋 陆游《游山西村》)
5、某班要举办一次“家乡民俗导游”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三峡风光美如画,西沙群岛水如蓝,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国的景点遍天下,家乡的美丽咱也夸。假如有一批游客要参观当地的风景区,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风景区的特点和价值。(4分)
你的导游词:
(2)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许多诗词、对联、虽然简短,但寓意隽永,文采飞扬,堪称文化瑰宝。请欣赏下列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的吟咏,仿造示例,选择二处写出具体景点的名称。(2分)
示例: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苏州范仲淹祠)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C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D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
6、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