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730字。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温馨提醒:
本卷共1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
诗??志
◎追溯诗歌之源
阅读下面语篇,完成1-3题。
翻开典(1)jí______,品读中国。《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中说“诗的源头是歌(2)yáo______,它的节奏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那一声“关关雎鸠,在河之(3)zhōu_______”,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源头活水。《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们在古老的《诗经》里看到了古代哲学的思想萌芽,求真向善的共同心愿,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典jí______ (2)歌yáo______ (3)在河之zhōu______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请默写《诗经??关雎》中的相关句子(两句即可)寻一处例证。(3分)
3.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完成表格。(3分)
“志”字释义卡
《说文解字》中提到:志,意也。从心,之声。“志”本义为心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志”的义项有:
①<名>心意;
②<名>志向;
③<名>标志,标记;
④<动>记,记住;
⑤<动>记述。 请为下列加点的“志”字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
(1)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义项:______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义项:______
(3)《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义项:______
◎探寻诗歌之志
4.根据语境,完成对话。(6分)
:我发现,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君子之志”随处可见,它是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1)______”;是杜甫的“(2)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是韩愈的“(3)______?其真不知马也!”;这些蕴含在诗作中的“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是呢,这些诗句中都含有“不”字:不肯,不动,不知。《马说》中的“不知”是说养马人不知晓千里马的习性,表达作者“对养马人的愤慨和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这一情志。
:我来说说苏轼的“不肯”吧:(4)______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题。(7分)
【甲】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①。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②响到明。
[注释]①霜晴:霜降前后的晴天。
②连枷:用来击打谷类,使壳剥落的农具。 【乙】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①忙。
儿童眠落叶,乌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注释]①圃:打谷场。
(1)请判断【甲】【乙】两诗中所绘场景发生的先后,并说明理由。(3分)
(2)结合相关诗句,阐述【甲】【乙】两诗在写作内容、情感上的相同之处。(4分)
文??心
阅读下文,完成6—9题。(12分)
吴兴山水清远图记
[宋]赵孟頫①
昔人有言:“吴兴山水清远”。非夫悠然独往有会于心者,不以为知言。
南来之水出天目之阳,至城南三里而近,汇为玉湖,汪汪且百顷。玉湖之上有山,童童②状若车盖者,曰车盖山。繇③车盖而西,山益高,曰道场。自此以往奔腾相属弗可胜图矣。其北小山坦迤④,曰岘山。山多石,草木疏瘦如牛毛。诸山皆与水际,路绕其麓,远望唯草树缘之而已。中湖巨石如积,坡陀磊磈⑤,葭苇丛焉,不以水盈缩为高卑,故曰浮玉。浮玉之南,两小峰参差,曰上下钓鱼山。又南长山,曰长超。越湖面东与车盖对峙者,曰上下河口山。又东四小山,衡视则散布不属,纵视则联若比鳞,曰沈长、曰西余、曰蜀山、曰鸟山。又东壤,曰毗山。远树微茫,中突,若覆釜。玉湖之水,北流入城中,合苕水于城东北,又北东入于震泽。
春秋佳日,小舟泝⑥流城南,众山环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与舡⑦低昂,洞庭诸山苍然可见,是其最清远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