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8 20:24: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4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0字。

  北京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出现。通过广泛观察,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撰写了“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1. 在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北京文化生活观察手记”十个字。
  手记一 北京坊
  位于天安门西南800米处的北京坊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典型。它的整体设计延续原有建筑风格,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建筑美学的相关元素。北京坊“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布局,旨在恢复历史建筑风貌,保存社区原驻民的文化生态,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商业街区。北京坊既是北京核心地带文化生活的缩影,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2. 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有代表性的事物或事件”的意思,所以“典型”一词中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最重要的、最好的部分”的意思,所以“精髓”一词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世代居于此地的人”的意思,所以“原驻民”一词中有错字。
  D. 因为表达的是“深入到某种氛围之中”的意思,所以“沉浸式”一词中有错字。
  手记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这里,《新青年》吹响思想启蒙的号角,振聋发聩。此后,各地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文化运动波澜壮阔。如今,作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箭杆胡同20号一经开放就受到广泛关注,参观者车水马龙。大家重温历史,深刻认识《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3. 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振聋发聩 B. 雨后春笋 C. 波澜壮阔 D. 车水马龙
  手记三 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
  建国路75号北京第一热电厂对首都建设和发展有过历史性贡献。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老厂区被改造为数字艺术园区。①园区以数字艺术为核心,工业遗产为载体,创意产业和低碳技术为保障,新潮消费为特色,集多种功能于一体。②粗细不等的供水、蒸汽管道凌空架起,6个40多米高的储煤罐并排而立,保留了老电厂曾经的壮观景象。③不远处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与这些巨型设施“同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转型后的“热电厂”        ,        ,        ,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化生活场所。
  4. 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冲击”。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触动 B. 冲锋 C. 干扰 D. 打击
  5. 根据小组意见,对应文段第①②③句,你将一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 恢弘  新奇  多元 B. 多元  恢弘  新奇
  C. 恢弘  多元  新奇 D. 多元  新奇  恢弘
  手记四 北京城市图书馆
  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设有2400个阅读坐席;建有国内藏书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可存放715万册图书,从精准定位取书到由机器人配送至阅览区只需15分钟。北京城市图书馆促进了北京的文化生活,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样本。
  6. 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结语
  ①融入当代建筑美学元素的北京坊,经过整体改造,成为北京的新景点。②箭杆胡同20号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记录了光辉历史,承载着红色记忆。③北京第一热电厂曾经的壮观与辉煌让人难以忘怀。④智能化立体书库是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配置,堪称新时代的藏书楼。
  北京的文化生活场所建设,兼顾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推动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注重工业遗产的综合改造,重视公共文化空间的智能化升级……这些无不展现出首都北京的人文气象。
  7. 文段中的第①~④句是小组成员对各个文化生活场所的描述。你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共4分)
  8. 默写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论语??子张》)
  (3)古诗文中那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句子,不断让我们获得启迪和教益,如“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共5分)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 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人描述自己的遭际,将自然环境与生活情景的描写相结合。远看,风卷屋茅,四散飘落;近看,①_______,穿竹林而去;屋内是破旧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和连绵的②______。
  10. 诗人写被秋风卷走的屋茅用了“三重”,写自己期待的“广厦”用了“千万间”。其中的“三”和“千万”都不是确定的数量,而是言其多。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