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5字。
惠州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40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1)A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
B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王维《观猎》)
(2)A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饮马长城窟行》)
B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
(3)A , ;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4)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B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二)古诗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4题。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3分)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3.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3分)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4.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6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祎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
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使还,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
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天令怀素按鞫。 按:查办
B.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 典:主管
C.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 受:同“授”,接纳
D.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 讽: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