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30 15:38: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030字。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4.4 24
  本试题券共10页,23 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的出现真正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存在样式、传播方式和接受需求。从早期PC端的红楼同人小说、各红楼网站贴吧到当下移动端各传播平台、视频和有声读物、图文、视媒、声媒三大传播方式的叠加融合使得《红楼梦》的存在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定义。
  对经典的传播而言,媒介并非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意义和语境“修辞”。每种媒介自身都包含着影响传播内容、价值取舍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的方式密码,都借助自己塑造的媒介环境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一旦和受众产生具体的文学互动关系,就会使这种互动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向。比如聚集在“天涯社区”贴吧的红迷们,形成了强烈的解密式阅读趣味;B站聚居着大量喜欢《红楼梦》鬼畜视频、热衷通过弹幕分享自己感受的乙世代青年;抖音则是《红楼梦》美妆、美食爱好者的集散地。故而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本身已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价值偏向性的意义生产空间。
  因此媒介技术究竟是向善还是向恶,对经典的传播来说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都非简单对错之判。虽然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因为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
  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反馈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从近期利用问卷星所做的全国调查来看,对于“您阅读和学习《红楼梦》的最大收获”一问,10623份答卷中选择“感悟人生存在的意义”占比66.27%,仅次于“丰富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66.73%,由此可见对文学经典精神境界的追求,已成为阅读经典最重要的动力和期望之一。
  (摘编自李丹丹《新媒体视域下(红楼梦)传播现状及规律》)
  材料二:
  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改变了文学经典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的融合使《红楼梦》不只以传统小说的方式存在。
  B. 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能以不同方式影响传播内容,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
  C. 数字媒介使传统新闻文本封闭、固定的叙事形式变得不固定,其意义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
  D. 融合新闻允许用户支配悬停时间,对界面信息深入探索,使其可能突破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
  2.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内驱力,但在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因资本因素带来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趋向对此产生负面影响。
  B. 体验《亚运山水间》项目时,如果用户点击“西湖”板块,那么他将在体验对应的场景游戏过程中领略杭州自然美景,这样的感知模式将带给他独特的杭州印象。
  C. 用户在体验《黑人的命也是命》项目时,可以在壁画地图的界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目,查阅相应的内容,这样的新闻呈现将影响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观点形成。
  D. 材料“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与材料二“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
  3. 结合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媒介的“修辞”作用的一项是(   )
  A. 抖音播放量超1000万的红楼视频合集有一部分涉及仿妆话题,其中一条红楼美妆视频评论就超过10万,这种由媒体营造的精致化生活氛围吸引大众与之同频共振。
  B. 国产志怪类动画《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在首支预告的动画场景绘制中使用AI技术出图,其中三分之二的背景制作都使用了AI技术。
  C. 新华社推出的AR作品《天地工程》,允许用户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通过自由移动、放大或旋转火箭,自主体验火箭发射的过程,使用户对科技强国有切身体会。
  D. “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天坛公园主办的天坛赏月直播活动,在展示传播新锐设计产品的同时,融入古建、古乐与中秋之月的互动场景,彰显文化与诗性。
  4. 下列图表是关于《红楼梦》相关传播情况的调查。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表一及材料一可知图文、视媒、声媒等多渠道传播方式,使经典《红楼梦》的传播变成文化产业链的一环,技术的便利带来了新的传播契机和可能。
  B. 从表一受众了解《红楼梦》的渠道占比看,占比最高为视频类,说明在当下短平快的整体传播背景下,视频成为人们获取相关知识时最受欢迎的方式。
  C. 从表二《红楼梦》当下传播现状的满意度来看,近九成的受众表示满意,可见当下的媒介技术是人们可接受的,体现了文学经典传播大众化的趋势。
  D. 表二中有约一成的受众对传播现状不满意,可见对于经典的传播,从长远来看,新媒体传播方式前景不容乐观,表一“学校课堂”占比低验证了这一点。
  5. 两则材料在论及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时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其意义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错。材料二说“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可见,原文是说数字媒介是和用户是互动的,并不是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选项的说法太绝对化。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原因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
  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
  一路向前。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堔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时隐时现的袅袅炊烟、鸡鸣犬吠,微茫又邈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