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10 16:47: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910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课时划分
  本教学设计共分为2课时。
  第一课时:课文解读与基础知识点掌握
  第二课时:文本深入理解与写作特点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归有光及其作品,知人论世。
  2、理解《项脊轩志》的主旨及作品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
  3、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的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提炼和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怀。
  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记”这一独特文体。所谓“记”,乃古代文人士大夫以记叙、描绘、抒情等多种手法,记录身边事、物、景或人,往往寓情于事,寄意深远。这种文体既体现了作者的个体情感体验,又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项脊轩志》,便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家庭生活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佳作,感受其深沉的人文关怀与艺术魅力。
  二、课前预习检查
  (一)知人论世
  知人:归有光,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其一生仕途坎坷,五十四岁方得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然其淡泊名利,专注于学问与育人,展现出深厚学术造诣。他重视教育,创办学校,编撰家谱,弘扬家风,这在《项脊轩志》中得以体现。归有光散文充满深情厚谊,对亲人、友人、师长怀念备至,展现人文关怀与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论世:明代中期,社会动荡,宦官专权,士人忧虑命运,坚守道德。文学上,复古思潮兴起,“唐宋派”主张效仿唐宋古文。归有光继承此主张,散文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叙事生动,反映人生哲理,彰显个性与时代精神。其作品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内心世界,对传统伦理价值有所坚持,为后世留下宝贵文化遗产。
  (二)写作背景
  《项脊轩志》的创作深受归有光个人经历与明代中期社会背景影响。归有光生于贫寒之家,祖父与父亲无功名,家境窘迫。幼时丧母,父为穷县学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