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14
- 资源简介:
约7230字。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 引:古代一种诗体标志
B.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指弹奏的时间
C.芙蓉泣露香兰笑 芙蓉泣露:形容乐声惨淡
D.昆山玉碎凤凰叫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凝重
2.下面对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B.第五、六句分别“以声”“以形”写声,写出了乐声的起伏多变,优美动听。
C.第七、八句起到篇终,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扩大了诗的意境,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结尾两句用吴刚、玉兔静止的动作,进一步烘托了乐声的效果
D.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想像奇特,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借助诗人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构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6)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读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你会发觉不少诗人钟情于梧桐。
到底这种落叶乔木身上具有怎样的特质,能引发古人如许丰富的联想与感情?
一、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梧桐树高大挺拔,木质细密,树干光滑,被视为良木。早在两千多年前梧桐就与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具有高贵圣洁禀性的凤凰,只选择梧桐树栖息,可见梧桐所具有的神异性。
后来,凤凰栖居梧桐的特性又衍化出“良禽择木而栖”的成语,并且这里的凤凰被换作其它的飞禽。如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这首诗中将至尊至贵的凤凰换成了秋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