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同步练习4
- 资源简介:
约5650字。
《拟行路难(其四)》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说“ , ”,而屈原《离骚》兼具了二者的优点。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采用起兴的手法,表达了时人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闷。
(3)班级组织秋游活动,小明同学跟随大家伙儿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群山绵延,江流逶迤,顿觉胸襟为之一开,不禁吟诵起古人写景名句“ , ”。
二、语言文字运用
2.对下列划横线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其二》)(反问)
B.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比喻)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比兴)
D.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寓情于景)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B.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土、“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傅懿阴与其子中护军师、散骑常侍昭谋诛曹爽。
嘉平元年春,正月;帝谒高平陵。大将军爽与弟羲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作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義营。因奏爽罪恶于帝曰:“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易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