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二单元学习辅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7/28 21:52: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720字)
第一节 毛泽东诗词二首

·课程难点与解析·

有关文学常识
一、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
1、五四前夕至二十年代
这阶段新诗兴起并成熟,第一代诗人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并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这一时期重要的流派诗人有前期的自由派诗人胡适、郭沫若等,后期的新月派或称新格律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
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带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带着不同于其他白话诗的鲜明艺术性,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础。《女神》也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
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
新月派之后,描写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情绪的现代诗派兴起,戴望舒(1905--1950)是现代诗派的主要诗人。他因1928年发表的《雨巷》一诗而获“雨巷诗人”的美名,曾出版过《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诗集。
2、三十年代至解放
第二代诗人发扬了第一代诗人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既有鲜明的个性,又都汇合到民族救亡、解放的洪流中,诗作的视野更开阔,与现实生活更接近,重要的作家:臧克家、艾青、田间等,这一代诗人在文革以后又逐步复出,是跨现当代两个时期的诗人。
抗战后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诗人是胡风、艾青、田间等。在他们的创作中,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内容多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七月派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的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3、六七十年代至今
第三代诗人的创作起步于六七十年代,进入八十年代便蔚为大观,他们的生活体验与切身感受,不同于第一、第二代诗人,他们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主观性、自我性,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把用感性浸泡过的形象,组合成新鲜的意象,由此产生出浓郁的诗意及鲜明的时代色调。食指、舒婷等都是这一代影响较大的诗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