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14 10:41: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24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认识和把握墨家哲学的精义与根本?学者多以“兼爱”作为墨家思想的旗帜与纲领,将“非攻”“天志”等其余诸论视作“兼爱”的延伸、落实与保障,从而凸显出了墨学重“爱”的精神品格。有的学者则试图以墨学作为对接西方逻辑与科学传统的本土思想文化资源,力图开出墨学所谓重科学、重逻辑、重理性的精神风尚。还有的论者试图以“义”来整合墨家诸说,以期彰明墨学最为贵“义”的精神风貌。但也有论者给予墨学以一种彻底否定性的评价,认定其是为专制统治乃至特务统治张目的祸人之术,不足为取。
  墨家向以贵“义”自许。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然墨家所论之“义”,其实为“利”。《经上》说“义,利也”。但墨家所说之“利”,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种天下之公利,又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经说上》进一步解释说:“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这也就是说,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前者是为义者应有的动机与德性,后者是为义者当有的资材与德行。
  墨家所孜孜以求的“天下之利”,归根到底是宰制天下的君主及其统治阶层之利,还是作为士、农、工、商等阶层的人民之利呢?如若是前者,所谓“天下之利”就实为统治阶层之私利的托庇之辞,而“兴天下之利”也就成了奉天下之财用以满足统治阶层之穷奢极欲的粉饰之言。如若是后者,所谓“天下之利”实就是对民生民利的一种维护,也就是对统治阶层只顾自利而罔顾民利的一种抗议。若单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墨家所述的“兼爱”“天志”“节用”等说,在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兼爱”要求统治者应当像爱利自身、自家、自国那样去爱利他人、他家、他国,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天志”则悬设一大公无私、竭诚为民、能赏善罚暴的至高无上之天,以规约君主的言行,使其能实行“兼爱”的义政义事。“节用”则从民生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葬、乐等角度,规劝统治者应当力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以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同时,墨家还为统治者树立了能保民、爱民、利民的以大禹为典范的古时圣王形象,作为统治者爱利万民的义政义事之历史经验。墨家所论的“天下之利”,应当还是以民生民利为主流。
  爱民、利民还是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在先秦诸家中,墨家向以重视科技而为中国科技史家所推崇。《法仪》等篇记述了墨子对百工从事生产技术活动的认识。墨子认为,百工从事之法就是“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墨经》诸篇更是记载了诸多关于科学方面的朴素认识,论述了其时制造和使用器械以便利民生实践的工作原理。但墨家对技术活动的认识与实践是为了便利民生。《公输》所载的公输削鹊之故事,正体现了墨家这种以爱民、利民为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墨家极为贬低那种为了单纯展示技术之“巧”而从事的技术创制活动,转而强调技术之“巧”的根本就在于其能“利于人”。在墨家看来,哪怕再为精巧的技术,如若不能利于人,也都是“拙”。
  墨家在立论时极为重视理性的思维方法。“三表法”是墨学最先提出的一个用以判断言辞是非标准的方法。“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和“国家人民之利”,以其经验主义和实用理性的立场,构成了墨家在立论时所惯常使用的基本论证结构。然而,“三表法”的提出与使用,只是墨家对如何论述自身主张的一种思想结构自觉。而在此思想结构之下,还贯穿着墨家对“明故”“察类”的理性思维追求。
  墨家在向别家释疑自家所持的学说主张时,常将“未察吾言之类”“不明吾言之故”作为解释的标志性语句。其中,“类”主要表现为一种区分开不同类型的事物(如对“木长”与“夜长”的区别),或可取与不可取的道义言辞(如对“诛”和“攻”的划分)的界定方式。“故”则指的是事物(事情)之所以如此这般出现的原因,或者说言辞之所以如此这般得出的前提或条件。要言之,在墨家看来,区分事物的同异,辨明言辞的是非,形成合理的立论和反驳都要遵循“异类不比”的基本思维原则,还要探明其背后的原因、条件和规律,如此才能正确地分析并解决现实政治及其技术运用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摘编自张万强《“利民”与“明故”:墨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学者对墨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他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立场是一致的。
  B. 墨家所说的义就是利,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的治道现实。
  C. 墨家重视科技和理性思维方式,这些都可以在墨家的“三表法”中得到体现。
  D. 墨家看来,遵循“异类不比”的基本思维原则,是正确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论述了墨家哲学的精义与根本,以及它贵“义”自许的价值观念和重视理性的思维方法。
  B. 文章例举《贵义》《经上说》中的话,是为了阐明了墨家向以贵“义”自许的观点。
  C. 墨家的技术价值观念以爱民、利民为本,公输削鹊的故事就体现了这种观念。
  D. 文章在解释墨家的学说主张“类”与“故”时,将“类”与“故”进行了对比论证。
  3.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有关“爱民”“利民”的思想中最接近墨家的一项是(3分)
  A.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C.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韩非子
  D.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逸”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颇为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不仅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传统审美趣味和品文论艺的审美标准,还以其丰富的诗学内涵建构出古诗词的独特质素,构成古典诗学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许慎《说文解字》曰:“逸,兔谩扡善逃也”,可见从文字学角度观之,“逸”的本义指如脱兔般善于疾跑逃逸。然而,就“逸”的文化内涵而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