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90字。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CAI制作脚本
应城市城南初中 吴高珍
一、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塔里木河的最终注入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茂的“泽国”,它曾繁衍和造就了古楼兰的文明与繁荣,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交会地之一。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罗布泊的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令人遗憾。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课文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二、制作创意
随着对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感受到把CAI教学课件作为演示工具的局限性。既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又不得学生主动探究,从而造成研究与实践的脱节。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把主题资源库建设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学习的有关资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第二,我们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学习进程”的四个流程,运用有关“任务驱动”理论,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任务到“学习资源”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试图通过友好的网络环境,在交互情境中进行协作、会话,从而实现自主构建军新知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目标范畴目标描述学习水平
感知理解内化创造
知识与
能力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朗读品味语言。√√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