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310字。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yì) 妥当(dāng) 怂(sǒng)恿 赅人听闻
B.禁锢(kù) 蜷(quán)伏 笨拙(zhuō) 神采弈弈
C.愚(yú)蠢 惩(chéng)戒 庇(bì)护 疲倦不堪
D.滑稽(jī) 坍(tān)塌 羞怯(què) 杞人忧天
2.下列句中谦辞与敬辞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末考试复习压力大,王芯对心理老师说:“老师,我想向您垂询一下如何缓解压力。”
B.因临时需要出差,我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C.李达父亲七十大寿,朋友对李达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D.研讨会上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李仁举手说:“请大家听一听我的拙见。”
3.下列句中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词语按照感情色彩分为贬义词、褒义词、中性词。如“见利忘义”、“卑鄙”属于贬义词,“发动”、“慷慨”属于褒义词,“参观”、“狭隘”属于中性词。
B.《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C.“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这句话中“有”是动词,“高尚”是名词。
D.《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词牌名。
4.冬已至,春可期。我们想为书房选择一副关于“春”的对联。上联是“春意犹融丹青意”,最佳下联是( )
A.风载书声出藕花 B.春日春风春相伴
C.喜看三春花千树 D.花香更带翰墨香
二、情景默写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_________,_________”把一片深情托给千里明月,向好友遥寄思念。
(4)《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李商隐客居他乡,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顾野有麦场 元方入门不顾 B.其一犬坐于前 狼不敢前
C.一狼径去 意与日去 D.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B.屠户只是因为害怕才会“投以骨”“复投之”,并没有对狼抱有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