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25 22:05: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6270字。

  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中华民族愈加接近于实现伟大复兴,这要求我们必须自觉保持文化的主体性,避免沦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他者”。中国的“被现代化”这一历史际遇,决定了中国文化存在着被消融的危险,也就是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迷失。诚如钱穆所说:“舍吾中华民族自身之意识,则一切无可言者。”文化自觉既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也是文化自信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获得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民族借助“他者”文化这一中介对本位文化的反思性把握这种把握可区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形式,前者表现为文化自平,后者则表现为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不过是文化自觉的积极的和肯定的形式罢了。而唯有文化自信,才能谈得上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钱穆说得好:“唯有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然后可以复兴中国之民族。”完成这一使命,既需要文化自信作为必要准备,也为文化自信提供最根本的历史前提。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两大文明的相遇,中华民族获得了文化自觉的历史机缘,找到了一面折射自我形象的镜子。因为只有借助于一个外在的“他者”作为镜面来折射本位文化的自我形象,文化自觉才是可能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在文化上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变革的发展史。
  应该说,摆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乃是我们民族一个多世纪以来所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历史任务。当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时,中国文化所遭遇到的强烈挫折感,使我们的文化自信遭受打击并影响深远。如今,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我们的自觉诉求时,文化自信就具有了格外特殊的重要性。在历史逐步展现过程中,文化自信必然获得日益深邃而丰富的内涵,获得愈加扎实的历史根基。中国文化近代以来的实际发展,既没有“全盘西化”,也没有全盘保存国粹;既不是“中体西用”,也不是什么“西体中用”,而是走了一条辩证扬弃的路子。这一极其深刻的文化变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内涵之所在,
  (摘编自商志晓《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启示》)
  材料二:
  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说社会学对中国来说只是“舶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中国本土没有社会学。现在我们说战国末期荀子创立的群学就是中国古典社会学,人们可能感到很诧异,其实,早在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初,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刘师培等前某就明确认为荀子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可惜此说未能得到广泛承认。民国时期,不认可中国有自己本土社会学的观点,在学术界已被视为定论,在当时全盘西化思潮下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社会学一家独尊,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
  A.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迷失,是中国现代化乃至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问题。
  B.中国文化曾在一段时期里存在着被消融的危险,这决定了中国“被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C.东西方文明相遇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自我形象,并借助西方文明进行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
  D.中国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历史形态,才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多处引用钱穆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华民族要完成伟大复兴,需要树立文化自信。
  B.材料一基于对外在“他者”思想的存在与接受,提出了关于“文化自觉”的重要论断。
  C.荀子的群学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的观点一直得不到接受,根本原因是国人缺乏文化自信。
  D.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然后纵向深入论述,最后又通过追问揭示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一项是(3分)(    )
  A.打破“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局面,中国文化应改变文化传统处于守势的状态。
  B.“走西方人的路”成为渗入国人深层观念中的某种成见,必须在某种层面上破除。
  C.以“打倒孔家店”为旗帜的激进反传统取向,一时间甚嚣尘上,这需要国人警惕。
  D.现代版的“西学东浙”迫使国人作山自己的选择,这有利于培养国人的价值观念。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4分)
  5.请你结合材料二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当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时,中国文化所遭遇到的强烈挫折感,使我们的文化自信遭受打击并影响深远”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宅里的树
  张强勇
  那年春天我十一二岁的样子,一位堂叔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一捆树苗,小树苗连根儿正好和我的身高差不离。看着堂叔在他家院子的房前屋后挖坑栽树,我想要是我也能栽种一棵树苗该多好啊,却终究是不敢说出来。我讨好地跟着堂叔,帮他扶幼小的树苗,有时还学着他的样子,朝着栽下的树坑用力地踩几下土。我看到堂叔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