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7500字。
2006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卷
语 文
第一部分(26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 (jian)赏 ②愉 (yue)
③一丝不 (gou) ④实事求 (shi)
2. 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 中繁花似景,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炯然相异。
② 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蔚蓝的天空倒印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倾的湖面了。
错别字
改 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
① 须晴日, , 。(毛泽东《沁园春》)
② 诗家清景在新春, 。(杨巨源《城东早春》)
③ 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④ ,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⑤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⑥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 》)
⑧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孟子》)
4. 街道,是一座城市最为传神的地方,何况是一条临河的小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古老苏州的不朽记忆,也是现代苏州的水乡情结。保护好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就能保住古城的那份神韵。
假设:你家附近新修了一条临河的小街,环境幽雅恬静。①请你为这条小街起一个街名,要求与“枕河”的意境相吻合;②请你给临河的人家写一句话,提醒他们保护好身边的小河,语言要委婉。(3分)
〔答〕
5. 下面是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请你对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一下,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思考这些问题后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1) 从表一可以看出,
(2) 从表二可以看出,
(3) 表一和表二比较,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 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 和
7. 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