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18 22:12: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4 总计:1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5150字。

  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
  材料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础在乡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中国通常被认为是人治的社会,不必遵守成法,是一个“无法”治理的社会,区别于西洋法治社会。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都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但礼靠传统来维持,法律靠国家权力来推行。
  C.材料一第三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言必尧舜”,并引用孔子的话论证“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D.以“三治并举”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治社会在今天看来是保守的,却是中国社会的长期治理方式,对维护社会稳定,传承中华文明作用巨大。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是国家行为规范,礼不同于法的是依靠舆论力量,它与法都是社会治理手段。
  C.因为礼是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着整个社会历史秩序,从而导致礼治社会不能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出现。
  D.只有“三治并举”,克服传统乡村治理的弊端,才能更好实现乡村治理效率最大化及其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礼治”内涵的一项是(   )
  A.《家》中老太爷吩咐觉新道:“我把你三弟交给你,你好好管他,不要放他出去。倘若他跑出去了,我就问你要人。”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
  B.《孔雀东南飞》中兄长要求刘兰芝再婚时,她仰头答:“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C.《红楼梦》中,黛玉初次在贾母处用饭时: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D.《祝福》中,柳妈对祥林嫂说:“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4、构建“三治并举”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能从传统乡村治理中汲取哪些有益的经验。
  5、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当下中国的必然选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村庄
  大海
  祖母经常在傍晚守候在曙光三村村口,凝望面前的曙光湖,守成一棵弯脖老树。
  狭长的湖泊如同拉扁的凹字,包围着小小的村庄。从对岸高地望过来,曙光三村如同灰色橄榄,嵌进一个巨大的镜子中部。依山傍水的曙光三村,只是曙光镇辖、曙光行政村属的三个自然村之一,而且只有一座由我们家族房屋围成的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