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13790字。
《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
①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懂一点逻辑,可以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思考,由已知探寻未知。
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且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从而达到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1.了解概念的含义及关系,掌握逻辑规律,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
2.理解推理规则,掌握逻辑推理的三种有效形式。
3.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论证。
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学习活动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任务一是探究逻辑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为下一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发现隐藏的谬误做好知识性铺垫;任务二是合作探讨,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指出逻辑中的错误;任务三是探究和研讨谬误与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的区别,是对逻辑认识、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升华。
探究一:何为“概念”
内涵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由来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结构 内涵 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 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这个概念比“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要多;
外延 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比“中国人”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
探究二: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要谈的概念间的关系,不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事理上、空间上、时间上等方面的关系,而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一)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四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