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4 19:4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10字。

  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学习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2、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分析文本,了解文中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掌握本篇新闻的写作手法。(重点)
  3、通过品味本篇新闻意味深长的语言,感受文中传递出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学习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掌握本篇新闻的写作手法。(重点)
  3、品味本篇新闻意味深长的语言,感受文中传递出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难点)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朗读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请同学们自读导学案识作者、知背景。
  2、掌握新闻、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六要素知识。
  自学指导(二):(10分钟)
  1、请概括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2、请概括本则新闻的主题事件。
  3、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融合的作用是什么?
  4、对比其他新闻报道,本文标题有何独特之处?
  5、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并谈谈你的理由。
  6、归纳本文的写作技巧。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1、《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是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四位记者合写了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新闻,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这篇新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标题——很简练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有引标、主标、副标之分
  导语——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二句)
  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二)1、①标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