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笔下走风雷——如何使语言有气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13 18:39:2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
志当存高远,笔下走风雷
――浅谈如何使语言有气势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苑勋
我们与一个人交往时,往往很看重他的风度气质。如果一个人心胸宽广、气质高雅、风度不凡、卓而不群,我们常常会很欣赏他,称之为“很大器”。其实,对于文章,我们也是一样。也是喜欢“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的作品,谓之为“有气势”。古人说的好,“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三国魏 曹丕),“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韩愈)。这里的气,指的就是胸中所蕴积的意思形成文字时的气势。作文的文采有时就表现为把文章写的有气势。那么,一篇文章如何才能写的让人觉得“有气势”呢?
第一.作者应该有凌云之志,豪迈之情。
诗言志,不言而喻,文章就是作者心中思想感情的表达。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志向、宽阔心胸的人,很难写出“大器”的作品。试看古今中外能把文章写的气魄雄浑的,多为慷慨壮志之人。一个人志存高远,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坦荡无私,有以奉献为快乐的情怀;侠骨豪情,有敢与帝王平起平坐的无畏;忠肝义胆,有视富贵如浮云的洒脱;自信自强,有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练达;不屈不挠,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德性。那么,他就可能写出让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的文章。正所谓有“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志,“下笔则烟云飞动,落纸则鸾回凤惊”(唐·卢照邻)。我们都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少年时就曾为祖国的将来担忧,把“努力救国”当成是“一个人的天职”。因此很小时就离家求学。在离家求学之前他曾改写了日本人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正是这种报国之志,使得这首离别诗没有凄凉,没有哀伤,没有留恋,没有彷徨。而是充满了一种豪迈,一种勇往直前的坚强。我想也正是这种以拯救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才使主度的诗作常常是有一种大气磅礴、奇伟雄浑的意境。比如同样是写秋,古人多是悲秋――凄凉感伤,而在毛泽东笔下却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充满了一种改天换地的豪气。为文者,气为先,如果能胸中有豪气凌云,那么我们笔下的文章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英雄气象,“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 谢榛 《四溟诗话》)。从这一点上说,要达到语言有气势,文笔的好坏则并不是最主要的了。
另外,要想写出有气势的作文,我们必须对生活充满着热情、激情。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胸中情如海,才能笔底思如潮。没有火,矿石不能化为钢,铁也炼不成钢。没有真情也就没有了好文章,更不要说写出有气势的感染人的好文章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人生都能保持一种旷达的热情,不向厄运低头,也会造就有气势的好文。历史上有个苏轼,一生一贬再贬。但是他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劲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终创豪放词风。
第二.要学会恰当使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
要想使语言表达有气势,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比如夸张、反复、排比、反问等。
夸张这种修辞方法一般重在情感的抒发,而不重在事实的记叙。所以能给人造成很深的印象。例如项羽说自己 “力拔山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