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鲁迅·家变情仇》视频讲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视频
  • 文件类型: rm
  • 资源大小: 107.5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12 21:13: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鲁迅系列(三)《家变情仇》。时长42分19秒。
 
  主讲人简介: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 
  内容简介: 
  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因而,周氏家族在绍兴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使得少年鲁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鲁迅聪慧过人,因此,展现在鲁迅面前的似乎应该是一条读书取仕、光宗耀祖的“光明大道”。可是,世事难料,在鲁迅十三岁那年,一场重大的家庭灾难打破了周氏家族的宁静,从此完全改变了鲁迅的生活。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这场重大的家庭变故会给鲁迅的成长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鲁迅人生的磨难才开始。虽然他的爷爷后来被释放出狱,但是三年后,也就是鲁迅十六岁时,鲁迅的父亲终因病重而去世。家道中落的鲁迅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踏上的外出求学之路,先是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三年,后来又奔赴日本留学。正当二十六岁的鲁迅踌躇满志在学习之时,一场由母亲精心设计的包办婚姻却打破了他的生活。那么,鲁迅的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鲁迅面对这场包办婚姻又该如何做呢? 
  鲁迅成长在清朝末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主宰着男女的终身命运。二十六岁的鲁迅在那个时代,早已经算是个大龄青年了,因此,母亲对他采取包办婚姻的初衷也是情有可原。可是,经历了多年新思想影响的鲁迅,面对母亲为他迎娶的这个叫朱安的地道的传统女性,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吗?“先结婚后恋爱”的做法在鲁迅这里行得通吗? 
  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岁。从1919年起,收入丰厚的鲁迅将母亲、二弟全家与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开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却意外地断了交,绝了情,搬出了八道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和?这已经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和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想象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两个,最终会绝交,终生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自拔;切肤之痛,难以忘怀。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种断交、决裂对他们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到底会产生怎样特殊的影响?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做客《百家讲坛》,讲述鲁迅的家变情仇,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