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52
- 资源简介:
约3630字。
《将进酒》
李白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节奏,感受诗歌豪放的气势。
2、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引导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诗歌朗诵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把握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李白在诗歌中的愤懑不平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将进酒》(朗诵音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如影随形,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而李白尤为突出,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板书:将进酒 李白)
三、走进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现存诗歌900余首。他的诗歌豪放飘逸,长比喻、善夸张,想象力丰富,形成了他所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一个如此浪漫又才华出众的诗人,他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
李白的人生经历:725年 辞亲去国 仗剑远游
742年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4年 奸佞当道 赐金放还
752年 与友相聚 作将进酒
时值24岁的是李白辞亲去国,仗剑远游,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漫游,这时候的李白壮志满怀,渴望有个一合适的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抱负,而这个机会一等就是17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踌躇满志,准备一展身手,谁曾想仅仅过去两年时间,李白便被赐金放还,8年之后与友相聚,作《将进酒》。
整整27年,青丝变白发,壮志化一梦!如今老友相遇,酒逢知己,李白又会借酒来抒发怎样情怀呢?我们不妨先来来听一听